留学生也能考公?别再错失机会了,这些信息差你一定要了解!
但由于中外教育体系不同,让很多留学生对考公充满了各类疑问。
“留学生可以报考公务员吗?”
“留学生考公有什么优势吗?”
“各地对留学生考公有什么要求吗?”
“留学生所学专业与考公考编不一致怎么办?”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整理及汇总的留学考公信息供大家参考!
留学生能报考公务员吗?
可以。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其中规定”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其中,2022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仅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也就是说,只要留学生是中国国籍,回国后就可以报名公务员考试。
不过,海归硕士应当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
学历认证有关事项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查询。
留学生回国考公有优势吗?
语言优势:
大部分留学生都考取过雅思/托福成绩,而近几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党群机关/行政机关及下属机构的招聘条件表显示,每年有近百个职位明确表示要求雅思成绩6.5-7.5分或托福成绩80-105分。
加上在海外的生活学习经历,英语口语也会比国内的学生更有优势。
学制优势:
一般来说,留学生的学制较短时间成本低。国内硕士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毕业,而港澳只需要1-2年,这意味着留学生可以比国内学生早进入工作。公务员招聘中,年龄也是考量因素。
身份优势:
(1)国考对应届生定义:2022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2)广东对应届生的定义: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5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且在面试资格复审前完成教育部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上述人员须自毕业证书落款之日起至报名首日时未曾与用人单位建立过人事或劳动关系。
总的来说,留学生的应届生身份也占有时间优势。留学生毕业后两年内没交社保均属于应届生,相当于比别人多一次应届生机会。
各地对留学生的政策
综合来看,留学生参与公务员考试基本上没有太多限制,但需要留意一些涉及敏感单位的岗位,比如国安部、公安局、出入境边检站、移民管理局等,它们可能对曾有国外留学、工作、生活经历的申请者有一定限制。
📚如: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简章中,有一些岗位如“国家移民管理局常备力量第一总队”明确指出:“非公派原因曾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的,不得报考”,这意味着自费留学生不符合该岗位的报考条件。
当然,并非所有的公务员岗位都对留学生有所限制,有些单位反而更青睐留学归国人员,比如外交部、商务部等。
📚如:在上海市2024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中,一些岗位如“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建设规划科一级科员”,在招考备注中明确注明:“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考虑”。
虽然公务员考试中对留学生可能存在一些岗位上的限制,但也有不少岗位对留学背景的申请者持积极态度,这需要考生在选择报考岗位时加以留意。
除了国省考以外,近年来,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对留学生逐渐开放定向选调。
📚如:在《北京市2024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中写明招聘对象包括“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国(境)外院校(以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国(境)外院校的层次排名划定,各省市标准不一,需要仔细阅读相关公告。
留学生考公考编专业不一致?
许多留学生报考体制内岗位或者国央企时,会发现留学所学专业与专业目录不符!只能报考“不限专业”,降学历报考,甚至无岗可报。这是因为学历认证上专业名称都为直译,大多与岗位专业名不符,只能报不限专业,竞争加倍。
不过别担心,我们可以通过学历认证复核来修改专业名称,与报考目录相符哦~
复核后,专业领域会添加一级或二级学科,例如:
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收到首次认证结果后的一年内有一次免费复核机会,但复核只可申请一次,所以大家要谨慎对待。
整体来说,以留学生身份考公,是有较多优势与机会的,而且留学生归国,还可以享受各种福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