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群”風波沒完!哈佛醫學院宣布退出U.S. News 排名
U.S.News排名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 & World Report)發布,其大學排名在美國多個機構對大學的排名中最有影響力。
然而在上周二,哈佛醫學院宣布,將不再參與U.S. News年度“最佳醫學院”排名,也不再提交任何相關數據。
本周二,哈佛醫學院院長 George Daley在公開信中表示:
“排名不能反映我們在醫學教育中對學生的努力培育、以及對病人護理的高度期望。”
”排名對學術機構産生了 "不正當 "的激勵,使其報告誤導性或不准確的數據,旨在提高其排名而不是其他目標,並將財政援助轉向表現優異的學生而不是那些有經濟需求的學生。
Daley還強調,他的首要任務不是幫學院獲得最高排名,而是專注于醫學院的 "質量和豐富的教育經驗",鼓勵學生個人成長和 "終身學習"。
他說,來自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和其他法學院的 "大膽而有勇氣 "的舉動,促使他決定不再參與排名。
事件回顧
2022年11月16日,耶魯大學最先宣布退出排名。
自1990年U.S. News開始對法學院進行排名以來,耶魯大學每年都占據第壹的位置,稱霸榜首32年。
耶魯宣布退出消息的幾小時後,哈佛法學院院長John Manning也宣布將退出US News排名。
退出理由基本壹致,兩者應該是提前達成共識。
文中提到,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爲學校的原則和承諾已經無法與US News排名所反映的方法和動機達成壹致。
Manning認爲,排名極大地影響了學校的決策,鼓勵學校以不正當的手段提高自己的聲望,從而損害了學生的利益。
總結了壹下哈佛、耶魯大學指出的排名缺陷:
缺陷壹:不鼓勵法學院對尋求公共利益職業的學生提供支持,也不注重畢業生的進壹步深造;
缺陷二:排名權重過于強調成績,迫使學院招錄高分學生;
缺陷三:學生債務衡量有誤。
U.S News: 我錯了我這就改!
2022年,對U.S News來說,真是不停被“制裁”+“塌房”的壹年。
起初,U.S.News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舊有恃無恐,我行我素;
但是,藤校大佬們紛紛表示:妳不夠厚道,拉低了我校的level,我不跟妳玩了!
眼看著大佬們紛紛離開,反對聲越來越大,U.S.News終于慫了,壹改往日的態度,並表示將改變排名的計算方式。
就在1月2日,U.S.News發布消息,宣稱將對今年的法學院排名進行壹系列調整。
U.S.News發表了壹封致法學院院長的信。
在公開信中,U.S.News談到最近幾周與100多名法學院院長和代表進行溝通,爲今年春天將要推出的2023-2024最佳法學院排名制定新計劃。
原信件的要點大致如下:
1. 降低同級評估分數的權重,並增加衡量結果(就業和律師資格)的權重。
2. 使用公開數據對所有法學院進行排名,他們將完全取消支出和債務指標。
3. 不會再因爲學校資助的工作相對于非學校資助的工作而懲罰學校。
除此之外,U.S.News首席數據策略師Robert Morse,以及數據與信息策略高級副總裁Stephanie Salmon在公開信中說:
“我們意識到,法律教育既不是單壹的,也不是靜態的,排名因爲被廣泛接受,可能無法捕捉到每個學校的個體差異。”
U.S.News將繼續使用公開數據對拒絕參與排名的學校進行排名。
這種種補救措施,都表達出了U.S.News的態。但耶魯大學最終表示:婉拒!
之前帶頭退出排名的藤校們,完全看透了U.S.News的本質,哪怕是承諾更改排名方式,也無法改變耶魯大學的決心。
U.S.News周壹發布公告信,耶魯法學院周二就在聲明中堅決表示“仍然不會重返排行榜”。
而哈佛法學院發言人拒絕就U.S.News的聲明發表置評。
很明顯,對于U.S.News這種息事甯人的做法,哈佛校方也不抱有期待。
新罕布什爾大學法學院院長則表示,U.S.News的修改方式“太少、太晚、太模糊”,而且U.S.News尚未明確如何修改排名公式。
由此可見,U.S.News的承諾並沒有熄滅大佬們的心中積怨。
看排行榜時到底該看什麽
那麽,爲什麽排行榜會被人追捧?
其實排行榜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這可能會是壹個招聘指標,許多公司在招聘時可能會對面試方的院校有排名要求,或是政府機構在篩選人才時會有壹些硬性規定要求排名多少以內才有資格入選,以方便他們可以快速地篩選出高質量人才。
而且排名不僅僅是用人方再看,對于許多想要出國深造的同學來說,這也是壹個方便快捷的信息通道。
不可否認,排行榜就是大家對壹所不熟悉的大學建立第壹印象的基礎。所以每壹年各個學校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各項統計數據,爭取在下壹次排行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比如說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直接就在官網首頁展示出自己的各項排名,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告訴第壹次點進官網的人爲什麽他是壹所名校。
除了綜合排名,UNSW還展示了畢業生就業率排名
https://www.unsw.edu.au/study
綜上所述,排行榜確實不該成爲大家唯壹的評判標准,但不代表我們就要完全放棄他。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篩選出對我們有用的信息使用,畢竟每個排行榜的標准不同,我們可以選擇去看自己比較關注的數據,比如學術聲譽、就業率、或者國際生占比等等。
例如,QS就會列出比較詳細的數據,且還會按專業分類
這樣壹來,排行榜就變成了單純的信息獲取渠道而已,大家也可以更客觀地看待排名,假如自己心儀的院校排名有所波動,通過這些詳細的數據對比大家也可以快速地了解到波動的原因是什麽,很有可能這個原因並不會影響妳對它的看法。